

什麼是磁力共振掃描 (MRI)?
磁力共振掃描 (MRI) 是一項造影檢查,可用於診斷人體各部位。磁力共振掃描是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共振頻率形成人體內部影像。機器會製造強大磁場,將人體內水份的氫原子短暫地重新排列,再經無線電波作用下釋放訊號,該訊號透過多角度接收儀傳到電腦系統重組及運算,再構成人體內部影像。由於身體由不同器官及組織的含水量不同,磁力共振可以分辦出密度相近的組織。
我們中心的影像
2022 年新型號, 影像更清晰
磁力共振掃描(MRI)的優點
-
磁力共振適合用於全身,尤其腦部、腦部血管及頸部血管、脊椎、肌肉、關節、前列腺及子宮等部位。
-
如果懷疑有病變,我們可以先以磁力共振檢查,以減低假陽性或抽針等入侵性的檢查。而且磁力共振掃描因為沒有輻射,適合用於身體各部位,診斷及跟進各項疾病,病人無需擔心幅射問題。
-
另外,磁力共振掃描使用的顯影劑不含碘,對碘敏感的病人亦可接受磁力共振檢查。
磁力共振掃描(MRI)的缺點
-
磁力共振掃描較其他檢查需要較長時間,也需要病人靜止不動以獲得較好影像。病人可以於檢查時睡覺。
-
磁力共振機器會發出較大噪音,我們會提供耳塞和播放音樂的耳機。
-
磁力共振掃描的磁場強大,有某類人士不適合這個檢查,詳情請參考下面磁力共振掃描安全須知。
Vs
磁力共振掃描安全須知
一般來說,磁力共振檢查是安全的。不過它會產生強大磁場,體內植入物可能會產生熱力,移位或干擾檢查所得的影像。做檢查前我們會先致電詢問病人,如病人有否以下任何一項狀況,請通知本中心職員。
血管夾
體內引流導管
人工中耳/ 助聽器
神經激動器
心臟起搏器/ 人造心瓣/ 血管支架
內置胰島素注射器
假牙 (可拆卸或固定)
金屬碎片/ 子彈傷口/ 眼眶內金屬異物
子宮環
骨科金屬釘或鏍絲/ 人工關節
紋身/ 紋眉/ 穿孔首飾
現正或可能已懷孕 (現時磁力共振對胎兒的影響沒有結論,我們建議懷孕婦女避免做此項檢查)
兒童或有幽閉恐懼症人士 (可在家人陪同下進行磁力共振檢查)
檢查當日,請先除下金屬物品、眼鏡、首飾及避免眼部化粧。 由於磁力共振掃描的磁場強大,病人進入檢查室前,必須移除身上所有金屬物品、電子產品、信用卡等, 以免引致飛脫或失靈。磁力共振掃描前,醫護人員會以金屬探測器確保病人沒有帶以上物件。
磁力共振檢查的顯影劑十分安全。我們使用的顯影劑是政府醫院採用多年。但我們建議腎功能差的病人先咨詢家庭醫生意見。
一般的磁力共振檢查前可進食。接受膽管檢查的病人,需要於檢查前禁食4小時。
磁力共振掃描檢查過程
1. 請攜帶轉介信、身份証明文件和舊報告作登記。
2. 醫護人員會向病人講解及查問病歷。
3. 醫護人員會固定病人於檢查床上,接上接收器,為病人戴上耳機或耳塞。
4. 開始磁力共振檢查後,我們會於檢查室外觀 察病人,若病人在檢查途中感不適可以按下手中的緊急按鈕。
5. 完成平片後,部分病人可能需要靜脈注射磁力共振造影劑。
6. 完成檢查後,醫護人員確定病人沒有任何不適後,病人便可離開。
7. 報告會於3-5 個工作天完成。
磁力共振掃描適合診斷的病症/ 病徵,例子:
磁力共振中風評估
腦動脈瘤、腦腫瘤、血管阻塞引致的中風、頭暈、口齒不清等
磁力共振腦部
跌倒撞傷、血腫、頭暈、腦腫瘤、腦退化等
磁力共振頸椎
上肢麻痺、無力及難以控制特定肌肉、頸椎退化等
磁力共振腰椎
腰椎退化、坐骨神經痛、椎間盤突出等
磁力共振前列腺
排尿困難、前列腺肥大、前列腺病變
磁力共振關節
運動創傷、肌腱撕裂、痛症、關節退化等
磁力共振胰膽管
上腹疼痛,懷疑膽管或胰管結石、腫瘤、膽囊、膽管、胰管或胰臟發炎等
磁力共振腹部
肝臟病變、腫瘤、大腸癌、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異位、卵巢病變等
*以上例子只供參考。
*如有不適,請先咨詢普通科門診或家庭醫生。預約磁力共振掃描時請出示醫生轉介信。